周瑾心理工作室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百科

心理咨询师谈“助人情节”

发布时间:2014-07-10 10:23:00 点击:
D的妈一生与人为善,却常遭人以怨报德,搞得自己常常满腹牢骚,却又痴心不改。D觉得妈妈很受伤,但不知道该如何劝阻妈妈。
 
真正的问题是D母亲潜意识中有一种“助人者情结”一一希望通过对别人的帮助来获得自己存在的价值感和成就感。说来好笑,百分之九十九的心理医生在刚执业时都存在着与你母亲相似的毛病。他们非常在意疗效,渴望看到当事人的改变,渴望听到当事人感激和肯定的声音,并以此来维持职业的动力。结果却是无意识地把当事人的焦虑、痛苦、神经质纳入自己的人格之中,被当事人挫败、耗竭。
 
为了逃避这样的感觉,心理医生会无意识地依赖当事人,给当事人无形的压力、暗示和强迫意念。这正是精神分析提出的心理治疗中的反移情作用一一心理医生把自己的心理需求和未解决的内心冲突带入治疗关系,剥削和伤害了当事人的情感而不自知。这也是为什么心理医生一定要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苛刻的自我体验、严厉的专业督导才能执业的原因之一。
 
帮助他人可能有三种不同的心理期待:
第一种被称为“助人者情结”,通过帮助别人来感觉自己重要,获得权威感,获得被感激、被认同、被喜欢的感觉。帮助的目的是获得一种关系现实,或内心的一种平衡。D的母亲属于这一类。这样的帮助者很在意被帮助者回馈的信息,因为帮助的目的就是要获取这些信息,因而也容易被这些信息干扰,以至于牢骚满腹。
 
第二种是“功利性帮助”,通过提供帮助来获得更大的利益。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施与小恩小惠,目的是要放长线、钓大鱼。或者通过提供帮助来控制一种关系为自己所用。这样的人内心可能对被帮助者有一种隐秘的愤怒,要对方加倍偿还给他。
 
第三种帮助是“超越性共享”,把人类看成一个整体,彼此血肉相连,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同时,认为财富是大家的,把自己手中的财富给那些更需要的人。这样的帮助不需要被帮助者任何的感激和报答,也不关注回馈的信息。这是帮助的超越!
 
D的母亲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并非这种自然的人格超越。她对他人存有一种内心期待,所以才总是感觉别人以怨报德,才会有那么多抱怨和牢骚。当然,这些抱怨和牢骚也是重要的,类似于自嘲、自我心理平衡,通过诉说得到D的同情。而D就构成了母亲情感疏泄的一个重要环节,能维持她可以继续以善意待人。D需要热切地附和和欣赏她,给她一些积极的反馈信息,来替代那些被她抱怨的人。D要装作很在意母亲的抱怨,但内心却要对这些抱怨有充分的理解和接纳,因为搞不好,母亲的焦虑会转移到D自己的心里。
 
当然,D最好不要试图通过说理、规劝来减少母亲的唠叨,更不要妄自尊大地替她作心理分析(这是专业人员的事)。一不留神这些好心会办坏事,结果是加重了母亲的情绪压抑,给她的身心带来不良影响。
    优惠券申请50元
    【姓名】
    【电话】
    【提醒】填写真实信息仅限首次使用
    联系方式
      电话  0535-6286807  QQ 876800586
      地址  芝罘区南大街振华量贩10楼1007
    • 1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