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瑾心理工作室
当前位置:首页 > 周瑾

心理咨询教学分解:融入

发布时间:2019-08-01 20:20:00 点击:


心理咨询教学分解 第三节;融入

 

我们看到的心理咨询师形象,多是西装革履、腰板挺的倍儿直,官方的微笑加官方的引导话语:你好,请问我能帮你些什么?

 

这样的形象怎么可能不束缚你呢?当你穿着笔挺、一身咨询师的姿态的时候,你已经把自己与来访者隔离开了,很难以人性的姿态融入和感受这个咨询本身。你把自己包裹的太像一个咨询师,那你就不是个有自信的咨询师嘛。除了某些场合,例如官方的讲座、演示教学等,在一对一咨询中,能不能放下自己的标签价值,直接影响着你融入咨询、带领咨询的效果。

 

润物无声是最好的咨询方式,一场咨询下来,你没有一句废话,不费力,来访者却感受自身的变化,这是心理咨询师把自己和来访者融入的能力产生的带动效果。

 

举个例子:

来访者说到难过时哭了,你会怎么做?

默默的递上纸巾

安慰说:我能理解你的感受

不理不睬

正确答案是C,但是大多数咨询师不敢选择C项,他们内心恐惧C项带来的可能性,就是担心来访者会觉得咨询师冷漠。

 

我们分解这三个选项来看:

 

默默的递上纸巾:

递纸巾的动作是具有同情暗示的,同情是不平等的姿态,对于自尊心强烈的人来说是个刺激,他会觉得自己丢脸了。递纸巾还有一个暗示意义,就是不准你哭,好想你在跟来访者说“别哭了”。但是你问问看自己,你的来访者难过了,他为什么不能哭呢?哭是情绪正常的表达,同时也是对你防御心降低的显现,咨询关系更近了,咨询效果也会容易出得来。

所以,你为什么要递纸巾呢?表示你的关心吗?那你又为什么非要用递纸巾的方式表示关心呢?这就是个悖论,你想表达的关心正好是相反的效果。

 

安慰说:我能理解你的感受。

这句话是骗人的,你不会理解得到他的感受,如果你理解到了,你也不需要告诉他,你想要告诉他的不是你理解了他的感受,而是你想表达你的安慰。可是,你想表达你的安慰,并没有经过来访者的同意,你不知道他此刻是否需要你表达安慰,你却这样做了。就像孩子在写作业,你一会儿让他喝牛奶,一会儿让他吃水果,一会儿催他快点做完早睡觉。是孩子需要牛奶和水果,还是你需要给孩子牛奶和水果呢?

 

这句话还会干扰和打断来访者的状态,他们正在情绪的表达过程里,你的这个反应会严重的干扰他的情绪过程,有的人就把眼泪憋回去了,有的人就把防御机制重新唤醒,提醒自己要镇定,这就是干扰的结果。

 

C项为什么要不理不睬呢?

因为不理睬就是不喧宾夺主,用不做什么表达出你可以这样的咨询状态。他需要纸巾的时候,眼睛会瞄向纸巾的方向,看了一两眼之后又不好意思动手去拿,你再轻轻推过去,就可以了。需要你回应的时候,他会停顿片刻,或者看向你膝盖的方向,这就是潜意识需要你回应的信息了。这个时候,你要给予的回应因人而异,不是简单的说:没事,会好的。也不是冒昧的去拍拍他的肩膀或者对他说你感同身受。恰如其分的回应,大多是简单的,例如:嗯,是挺难受的。这句话是客观描述来访者此刻的状态,是一种心理咨询语言技能,承接着来访者所呈现的信息,并起到转承作用,让来访者可以借助这句话继续讲述。或者可是简单的做肢体动作的回应,例如点头或是叹息,让他体会到你看见了他的难过。

 

好的心理咨询师是能快速让来访者忘记你的身份的,你不会用咨询师的姿态去分散来访者的注意力,这需要你自己先放下那些标签。例如,我是权威、我是帮助你的人、我是收费者。这些杂念放不下,你跟你的咨询就成了摆设,心理咨询变成了讲课和教育,这就很难精进了。所以,咨询师自己要注意融入咨询,才能默而有力的带领来访者投入咨询状态。

 

 




原创:周瑾
微信公众号:xinlixuepindao(原创心理学案例、文字)

 

扩展阅读

育心烟台心理咨询中心

烟台心理咨询师

免费在线专业心理测试(官方版)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一)

心理案例分析(二)

常见心理咨询问题解答

心理专家解答来访者问题集锦

媒体报道及杂志约稿

心理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的步骤


    优惠券申请50元
    【姓名】
    【电话】
    【提醒】填写真实信息仅限首次使用
    联系方式
      电话  0535-6286807  QQ 876800586
      地址  芝罘区南大街振华量贩10楼1007
    • 1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