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青春期的你:迷茫和困惑

写给青春期的你:迷茫和困惑
迷茫的眼神,头发剪短,就像华晨宇的发型遮住眼睛。这是个心里混乱的女孩,十七岁的生日,她剪掉了及腰长发,毫不犹豫的,剪掉了。
妈妈抓着她的头晃来晃去,低吼着流泪,说你怎么这么不争气!你怎么非要伤父母的心?她不敢直视,默默的流泪,眼泪滑到下巴滴下来,妈妈停下来,走开了,不再说什么。
我问她:头发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她睫毛低垂,从不看我。淡淡的回应说:我真的受不了了,再也坚持不了了。
我问:坚持不了什么?
她说:我不想再像以前那样活着。
从小到大的乖女孩多少都会受到压抑,乖,本来就是压抑的状态。那些坏小孩是不会得抑郁症的,他们把所有的攻击、情绪、思想都释放出来,没有压抑在心里,就不会自我攻击,抑郁就是自我攻击后无力到不再挣扎的状态。
太乖了她,乖到一言一行都是讨人喜欢的。
我问她: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了自己不想要这种活法。
她叹息,略微停顿后娓娓道来。
小学有次联欢会,看到同伴在台上表演小品,我好羡慕。我跟妈妈说,我也想演小品,逗得大家很开心。妈妈说,你不能演小品。我问为什么?她说,你只能弹钢琴,演小品都是那种孩子,你看看他们的形象。然后我妈妈露出我常见的表情,就是嫌弃。她摸着我的头发,说我们家的姑娘是大家庭的女儿,是最美的女孩子。
我点头,看着她下巴滴下来的眼泪,就像没拧好的水龙头,嘀嘀嗒嗒。声音很安静,夕阳的红光开始铺进房间,天色渐渐暗了。这是情绪最好的舒缓光线,静静的等着这个女孩,把心事渐渐倾诉出来。
她深吸了口气,说我最讨厌我妈妈摸我的头发。我上初一的时候,班里有个男生跟我竞选班长,他的睫毛比我还长。我在语文课堂笔记的背面写下了对他的想法,被我妈妈发现了,那是我第一次被她打耳光,连打了三下,连着打,打得我的头发都乱了。我反应过来以后哭了,她说你这么小就不要脸,那就打你的脸,不然长大了去卖身怎么办!
我心里是倒吸冷气的,这个女孩的成长表面看起来光彩熠熠,她受到的伤却像一根根长针,刺进内心深处,拔都拔不出来。
她伸手拿纸巾擦了眼泪鼻涕,脸上却不显露丝丝的脆弱,眼神冷冷的。她说,我妈妈一直说,女孩就要端庄大方,举手投足都能代表家教素质。我觉得自己就像个木偶,陈列在橱柜里,代表家族的光鲜而存活着,可是我的灵魂还在,我痛苦挣扎,在妈妈的心里我的挣扎是错的,我没有自己的想法,我只能是美好的,才是对的。
我点头,沉默的肢体语言是在我沉浸在她的世界中的时候,最好的表达。我不想发出任何声音,就像夕阳的暖黄,静静的铺在她身边,听她说着一直想说却说不出来的话。
老师,她说着抬头看我。说,你觉得我活着值得吗?我是对的,还是我妈妈是对的?我有时候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这么做对不对,因为我妈妈也很痛苦,是因为我做的不对吗?可是我不快乐,我真的不快乐,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死了一样,没有呼吸,吃东西没有滋味,看什么都像没有看到。我是不是坏掉了?
我停顿了几秒钟,沉浸了许久以后,就像看着苏醒了的白雪公主,心里默默的说,姑娘,你的自我觉醒了,只不过,你周围的人还没有适应这个觉醒。
生命的愿望就是感受自己,不是完成某个任务,不是寻找某个意义,就像蝴蝶破茧而出的愿望是翩翩飞舞,这是生命原本的样子。你要懂得自己生活的方式,要贴近最本质的你。青春期的小孩,不要去感受标签对你的定义,无论那标签是荣光的、晦涩的,都不去贪恋。青春期的迷惑也是你成长中原汁原味的部分,不要拒绝,哪怕流泪,因为那是你感知自己、走进你内心森林的旅途。
少年:
热爱你自己,
要胜过热爱你的长发。
热爱你自己,
要胜过热爱你的妈妈。
热爱你自己,
要胜过热爱赞美荣华。
热爱你自己,
哪怕要剪短你的长发。
不怕,
迷茫是心灵过度的季节,
不要怕,
眼泪是触摸心灵的指尖,
就像,
你走进了成长的迷宫,
重要的不是出口,
而是你寻找自我的过程里,
那兜兜转转的美妙。
就像,
你走到了出口,
却不愿意直接走出迷宫,
你还没有触摸够自己,
感受自己才是迷宫的美丽。
青春期,蝶变吧,体验吧。
原创:周瑾
微信公众号:xinlixuepindao(原创心理学案例、文字)
扩展阅读
免费在线专业心理测试(官方版)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一)
心理案例分析(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