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修养:七不责 (原创文字 周瑾)
1.对众不责
责罚要藏着掖着,不让第三个人知道。例如爸爸责罚儿子,甚至要瞒着妈妈,以保全孩子的自尊感。妈妈责罚女儿,要瞒着爸爸,以抱歉女儿的自爱自重心理。这种对众不责,你能做得到吗?
2.愧悔不责
知耻近乎勇,不能在一个人知错的状态下依然责罚。这种自律的教育者心态,你有吗?你能把泄愤的心理放下吗?
3.暮夜不责
临睡前不责罚,因为睡眠是身心修复的过程,不要让孩子窝着心郁郁的睡觉。可是,大多数家长都在睡前教子,因为下班了,有时间了,积累了一天的烦躁也可以借此宣泄一番了,忍不住。
4.饮食不责
这个跟睡觉一个道理,吃饭就是吃饭。现在饭桌教育却成了常态,一吃饭就开始喋喋不休的数落,让孩子吃进一肚子闷气。因为家长和孩子就这个时间有空凑在一起,这个时候不说什么时候说呢?在孩子夹第一口菜的时候,骂的话就冲口而出了。
5.欢庆不责
逢年过节,都高兴的时候你却抓着错处不放,不认错不责罚就过不了这个节日了。这就是偏执,教育的智慧是懂得运用时机,多少家长逞威风过节败兴。这个时候要给孩子个台阶,让孩子享受节日的欢快。
6.悲忧不责
当孩子内心混乱悲伤的时候,你就别雪上加霜了。现在的小孩敏感脆弱,陷入心理困境的时候,你要托着,不能打击。
7.疾病不责
生病的时候,孩子内心更脆弱,更寻求父母的关注。你这个时候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爱他不是因为他长得漂亮或者学习好,而是无条件的爱着他,就是在孩子病痛中给予更多有耐心有容忍度的爱护。
教育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没有绝对的标准,在你自身修养的前提下去纠偏着改良你的教育弊端,这样就很好了。
扩展阅读
免费在线专业心理测试(官方版)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一)
心理案例分析(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