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瑾心理工作室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问答
怎样面对自恋的孩子?
发布时间:2013-11-20 09:06:00    点击:

一位朋友带她女儿来找我,朋友一进门儿就抱怨:“你看看她穿的什么!”紧身牛仔裤,睡袍一样的上衣宽宽松松的,与苗条的女孩儿极不相称,踩着一双鞋底儿有5分高的鞋,一脸的粉。这样的穿戴忍不住哈哈大笑,我这个朋友也被我逗得既愤怒又忍不住乐了起来。我把孩子拉进我的卧室,坐下后,我对她说:“你看一下镜子,早上起来会照镜子吗?”女孩儿站起来走到我的梳妆台前,照了照自己,说:“阿姨,你是不是想说我这样不好看?”我拿出卸妆油,一步一步的给孩子卸妆、然后是化妆水、乳液、日霜、隔离霜、粉底液,还给她刷了睫毛,涂了口红。最后是给她来几下兰蔻的女人香水。然后把她的短发整理整齐,问她:“你喜欢你自己的样子吗?”女孩儿整个过程都很开心,立即回答说“喜欢啊!我觉得自己很像马伊琍!同学也这么说!”

人需要从外界得到关注,就得先关注自己。也就是说,当我们发现孩子开始打扮自己的时候,就代表了孩子们正在独立的踏入社会群体中去。她希望自己能得到群体的重视,希望自己是鹤立鸡群,关注外表就成为最初的开始。越希望自己卓越的孩子,表达的欲望就越强烈,变优秀的动力也越强。我们管这个过程叫做自恋期。

心理学大师科胡特把自恋看做是心理健康的表现,是人性的核心。我们要求孩子心理健康,就要支持他自恋的表达,无论是外在的打扮还是内在的骄傲和自以为是。骄傲,在中国父母的眼里是个不被喜欢的词汇,父母们把骄傲理解为自满自大,而且停止努力,于是才成就了“鞭策型教育”。这种价值观在现在的时代已经被否定了,现代心理学认为一个人没有骄傲或者不能感受到骄傲带来的愉快和自信,反而说明他存在着某种心理障碍。科胡特说:“母亲眼中发射出的爱的光芒呼应了孩子显示自己的游戏,其他种种母亲对孩子自恋和自我展示的快乐行为的呼应,成就了孩子的自尊。”

适度的自恋,能够把孩子顺利的从家庭引入社会群体,孩子因自恋产生的自信心会让他在群体里得到尊重和重视,社会关系也因此得到巩固,于是,孩子在社会中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体系,不断地自我表现也不断的自我肯定。家长担心孩子的学习、孩子的性格、孩子的行为,归根结底无非是担心孩子将来进入社会以后的生活状态。如果你也这样想,那你首先要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孩子既然早晚要独立的存在于社会群体中,那么社会究竟是什么呢?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个问题的答案许许多多,从本质上看,社会除了规则外,更重要的即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系成就了我们自身的价值感,也成就了我们的一切。

社会心理学认为,情景决定了人们的行为。这个情景不仅是物质环境,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的情景,是许多人融合在一起的大环境。我们的孩子在追求自我,在表达自我的环节里,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不仅意味着孩子心理上开始成熟,同时也证明了孩子正在做一些融入社会关系中的准备和试探。虽然起初的试探常常是让人啼笑皆非,孩子本身却不自知,因为他们没有经验。而家长却想要通过自身的经验体系直接教导孩子怎么做,这是剥夺,不是教育。孩子们只有在真正的直接经验中去寻找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才能真的长大。

烟台心理咨询师周瑾提示:去鼓励孩子的自恋,让孩子自己从群体的反馈中获得适合自己的行为状态。

    优惠券申请50元
    【姓名】
    【电话】
    【提醒】填写真实信息仅限首次使用
    联系方式
      电话  0535-6286807  QQ 876800586
      地址  芝罘区南大街振华量贩10楼1007
    • 1
    • 2
    • 3